自从南唐军那次雨夜袭营功败垂成之后,两军基本上就再没有发生过什么大战了。在周主遣回国主世子,并且下了最后通牒之后,国主李弘冀一直都在宫中犹豫不定,宰相韩熙载随之闭门谢客,宰相严续和游简言始终都是一言不发,知枢密院事殷崇义殷崇义则唯国主之命是从,少壮新进的枢密副使陈乔和中书舍人张洎、潘祐等人空有报国之志却无用兵之能,整个金陵其实就是在等一个结果了。
慕容英武也就是看过了这种种迹象之后,才决心从南唐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上下来,迅速转到另外一艘船上去,而整个天下的势力筛选来筛选去,可供他选择的其实就只剩下了南汉。
自然,就连强如南唐这样的大国都无力助他复仇,僻处***一隅的南汉多半更是指望不上的,但是慕容英武这十多年来早就把复仇当成了自己一生的目标,到了此时却又如何放得下来?虽然南汉是矬了那么一点,不过总归要比他孤身一人强一些不是?
就算是不能依靠南汉向周朝和郭家复仇了,起码他还可以靠着南汉而不食周粟。
不过慕容英武已经不可能去南汉复制一次他在南唐的成功道路了,再走一遍孤身投靠然后靠着自身才学脱颖而出的戏码,即使他不累,时间也不等人。他并不是去南汉做隐士去的,他还是对复仇抱着一丝期望的,那么他哪里会有再一次慢慢向上爬的时间?
所以慕容英武需要在南汉能够速登高位的进身之阶。
所谓的进身之阶,无非就是才学、识见和重大情报之类,对于学识平平的慕容英武来说,依靠火器这个成熟的套路自然就成为了他的首选。有了南唐这几年出钱出人给他做的各种试验,慕容英武相信自己能够打动南汉主,而且相信一旦自己有些地位,并不需要太长时间就可以在南汉复制出一支火器部队来。
哪怕是真的复仇无望,哪怕南汉在面对大周的时候整体上也是不堪一击的,只要能够给南汉弄出来一支火器部队恶心恶心周主,慕容英武心中也会觉得痛快的。
至于南汉继续顶不住周军的时候自己又应该去哪里,慕容英武已经考虑不到那么遥远了,眼下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要去南汉谋求进身,要在南汉尽快搞出来火器,慕容英武当然不想还是由自己孤身一人白手起家了,如果能够从南唐这里带几个熟练工匠过去,那肯定是大好的起步基础,至于带多少个工匠过去,那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不过从金陵到南汉路途遥远,首先需要透出金陵城外的大军重围,然后还要经过宣州→歙州→饶州→抚州→虔州……这样的重重山路,随行的人却是越少越好的,尤其是在透出金陵重围的这一段路,虽然只要不是走城门大路,周军还是堵不死的,但是人数绝对不能太多。
十五万大周和吴越的联军围困金陵,说将金陵城围得水泄不通,这话也对;说城中的人仍然可以比较顺利地出逃,这话却是依然不错。
整个金陵城的城墙周长有二十多里,分设四个正门和四个水门,城壕都是十几二十丈宽的天然水道,用十五万大军围城,乍一听兵力确实很多,但是想要真的环绕城壕将金陵城团团围住仍然是不可能的。
这种围城,一般来说还是以重兵封堵住几座城门,保证堵在城门外的军队可以阻止城中军队的突围和城外援军大股入城,再于城墙四角设立机动部队的营寨,随时沿着城壕外围巡查,防止敌军大股兵力的进出。
哪怕是每座城门只用两万人安营扎寨封堵呢,这四座城门就要八万人,再加上封堵四个水门的兵力,光是固定堵门的军队就要上十万了,其他的四五万人摊到四面城墙方向,哪里有可能将金陵城整个圈住?
所以其他的机动部队就只能在几座城门之间反复巡逻,防止南唐军从哪个未知的突门蹿出来偷袭,甚至干脆从城头吊下来偷袭,至于零星数人越过重围,然后通过翻越城墙的方式进出城池,围城部队其实是完全防不住的。
慕容英武钻的就是这种空子,他相信以自己多年逃亡的经验,只要不是跟随大部队行动,这一次他还是能够脱险的,周军和吴越军不可能堵得住他这么几个人,而从城头守军的某一部分获得通融,慕容英武也有这个人脉。
现在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要从军器作坊搜罗几个愿意跟着他走的熟练工匠了,这个沈三就是慕容英武比较看好的人选,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做事很踏实老到,这样的人慕容英武用得顺手,唯一的问题就是沈三已经有家室了。
不过沈三毕竟算不得什么重要人物,想必周人即使进了金陵也注意不到军器作坊里少了这么一个人,把他的家室在金陵城暂时安置好,等到在南汉成功落脚之后再悄悄地派人来接过去,这个难度应该不算很大。
现在就是需要说服沈三了,慕容英武当然不能摆明了车马地说自己打算扔下南唐不管了,就是带几个工匠跑南汉去求富贵。哪怕工匠们真的愿意这么做,那慕容英武也不能这样明说。
因此慕容英武首先祭出来的就是国主将会和他们一起走,这当然是谎话,不过沈三这样的工匠也就只能先听着,他们是没有能力去求证的。
慕容英武希望的是这些工匠直至此时还对李氏保持着一份忠诚,在他的这一番说辞下会愿意暂时抛家舍业,冒一定的风险跟着他逃出金陵,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