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摆摆写的第一部单主角网络小说。由于不知道网络小说的特点,所以写得不好。这本书扑街了,可是难得有这么多读者支持摆摆的作品。他们一如既往地点击,推荐,收藏,摆摆觉得非常感激。我不会气馁,摆摆品牌的作品必是完本。本书前面主角的经历有点像跑龙套的,出来混个盒饭。从这一章开始,主角的故事将回到网络小说的结构上。摆摆不再安排主角混盒饭。
前面的故事情节如果读者不喜欢看的话,大可以从这一章开始。前面三章的故事直接归纳为:诸葛迷回到三国后历经艰辛赢得蜀汉丞相的支持。好啦,新的故事从现在开始。
**********************************************************************
蜀汉改革的步伐悄然逼近成都。回到京师的诸葛亮开始利用丞相府的所有人力资源进行一场关于新政改革的探讨和摸索。
如果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细枝末节地修正,蜀汉充其量只能徐图自保。要想与曹魏东吴争夺天下,政治优势必须走在对手的前面。这是诸葛迷上书改革开篇时的结论。诸葛迷对曹魏和东吴的国力进行一个较为详细的比较,他认为就目前正常的发展态势曹魏统一天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个结论提得相当大胆,诸葛迷抱着一股铤而走险的精神劝说丞相。
诸葛亮及其丞相府对三国的局势掌握比诸葛迷更加深刻。曹魏占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天下二分之一的人口,和天下五分之三的资源。蜀汉的东吴的联盟也不很紧密,很难保证再次发生东吴袭击荆州的一幕。对于狡猾的孙权,诸葛亮的心头始终悬着一块巨石。彝陵兵败始终是诸葛亮心中的一个结。
富国强兵,凭借诸葛亮和丞相府上下同心,这事不难。但他的理想是完成先帝的遗愿,恢复西汉时期的繁荣景象。不深度挖掘益州的潜力,这个理想无法实现。于是他把孔惑的上书摆在丞相府议事的桌面上。
对于改革丞相府绝大多数人是支持的,但对诸葛迷提出的全面改革很多人持保守意见。这是一场上至选举下到民生的改革,在以前的史书中找不到值得借鉴之处。前人的改革或者只注重军事,或者只注重经济。像他那样的建议,大多数人批评为激进。
但丞相府不缺乏激进分子。同样有人支持诸葛迷的意见,他们是代表荆州派的马谡和代表益州派的秦宓。三人成虎,两人难成团。他俩的支持很快淹没在一片质疑和批评声中。
荆州派内部由此分裂成三派:激进派、温和派、保守派。
激进派在朝堂以马谡、刘琰为代表;在地方以新迁任巴西阆中令杨汰、健为武阳令王离为代表;潜龙学舍许多学子都是诸葛迷的忠实粉丝,而且他们也支持拥护大改革。因为改革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取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年轻人思想活跃,很干劲,从来都不缺乏激情。但他们思虑问题不够缜密,往往激情有余理智不足。治理国家是需要冷静的头脑和周密的策略。这是激进派的一大弊端,也是温和派批评反对激进派的措词。
他们就像一群赌徒,这不是在治理国家,是在玩一场政治赌博。这是保守派抨击激进派的激烈言辞。诚然激进派部分人也有鱼目混珠的动机。
温和派占大多数,以丞相府四大要员:向朗、张裔、蒋琬为首,朝堂上汇集了大多数荆州人士。各地郡县赞同的呼声很高。温和派的理由看上去很合理:他们认为改革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进行。不主张全面铺陈开来搞,他们建议分地区分名目逐渐施行。温和派似乎忘记了‘动一发动全身’的道理,很多项目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步进行比逐渐进行效果更好。
保守派如杨仪、杨洪二人为代表,在地方上也有相当支持的力量。他们认为南中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应该针对北伐,没必要在全国范围改革,平稳过渡准备战争才是当务之急。
益州派和外来势力多以保守派为主,力主改革的本派人都被划入黑名单。他们反对改革,他们害怕改革会损坏自己现有的利益。两派人士普遍认为改革的倡导者是荆州派的诸葛迷,很多改革会或明或暗有利于荆州派的利益。
“孔惑,你的上书反对的声音不小啊!”诸葛亮把书信打回来的时候,特意提醒了一句。
“不肯冒险是人的本性,墨守成规是稳妥的方法。”诸葛迷抛下一句自我安慰,也算是给保守派一个回应。
“丞相,你的想法是什么?”最终的决定权在诸葛亮手上,他有坚持己见的特权,任何人任何派系只能影响他的思考,但不能控制他的决定。
羽扇在胸前停止摆动,诸葛亮的表情很严肃。他在思考,他在判断。“如果改革有利于国家长足发展,北伐大业可以暂时搁置。”
很难想像这位视统一为己任的诸葛丞相会暂时舍弃北伐。当然改革比战争更有价值,最好的选择莫过于保持和平状态的改革。诸葛迷忽然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蜀汉会选择一种侵略的方式来自保,因为当时的人实在拿不出改良的正确主张。即便被后世证明九品中正制是一种历史倒退,但比起蜀汉沿袭汉朝旧有的选举制度也略显高明。蜀汉有人才,诸葛亮也渴望人才,但历史上他们没有一个先进的选材标准。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们将道理放在选材标准中,无疑提高了人才的门槛,造成蜀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