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贵算是彻底废了,不光命根儿叫人给剁了,脚筋也叫人家给挑折了一只,如今的他,身残心也残,也意识到自己在沈若兰身上讨不着什么好处,便彻底放飞自己,在养好伤后,卷着家里的细软趁夜逃走,谁也不知道去哪儿里。
至于他那瘫痪在炕的老娘将来由谁照顾由谁来养老送终,他根本就没考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都自顾不暇了,哪有精神头去管他老娘呢?
于是,偏了一辈子心的老太太刘氏,临了临了,被自己的小儿子彻底弃养了。
老太太都要伤心死了,又伤心又寒心的,她爱了一辈子的小儿子啊,咋就能忍心将她这个老娘丢弃了呢?
好在这个时候,老二一家回来了,让老太太又看到了希望。
沈德俭去看望刘氏时,刘氏一看到二儿子,委屈的像个孩子似的,呜呜的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嘴里还含糊不清的说着什么。
沈德俭也听不清楚她到底在说些什么,但是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现在又害怕又无助,就怕连他也不管她了,于是赶紧出言安抚,“娘,别怕,我这次回来得住大半年呢,能天天过来看你,陪你,等会儿我再专门派两个人过来照顾你,放心,只要有你儿子在,肯定不会叫你受苦的……”
“呜呜……孝……顺……”
刘氏含糊不清的崩出了这几个字,就这么几个单字,嘴角就不由自主的留出了哈喇子。
沈德俭拿着一块毛巾,细心的给老娘把口水擦干净,又安慰了她一番。
刘氏用她能动的一只手紧紧的抓住沈德俭的手臂,说什么都不撒手,即使说不清楚,也不让沈德俭离开他的视线。
小儿子已经抛弃她独自跑了,两个闺女也完全指望不上,大儿子因为沈若梅的死也顾不上她了,她现在唯一能指望的,就只有这个儿子了。
沈德俭体谅老娘的孤苦和无助,也没有让他老娘失望,安慰了一番后,让穆氏去家里把董奶奶和东儿叫过来,还有带娣和领娣小姐俩,让他们都在老宅这儿住下,往后就由他们几个专门伺候老太太。
当然,伺候也不是白伺候的,往后他们每人不光月月都有一两银子的工钱,还包吃包住的,吃的还得是最好的。
好几个人伺候一个老太太,拿着别人出苦大力都赚不来的高额薪金,还顿顿能菜像菜饭像饭的吃,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呢。董奶奶和带娣领娣来沈家早,这样的好事当然得先可着她们来。
而且,正因为他们来的早来的久,沈德俭对他们也算是知根知底,相信他们定能伺候好老太太,所以才把老太太托付给他们!
穆氏还说了,往后他们可以随意在这宅子里养鸡养鸭养鹅,不管养什么都是他们自己的,跟沈家无关了,他们养来下蛋也好,杀吃肉也罢,全凭他们自己,不用再跟沈家交代了。
董奶奶和带娣领娣听到沈家这么抬举他们,自然是感激涕零,感恩戴德,都说不要每月拿一两银子的月钱,沈家对她们有恩,她们情愿白白的服侍老太太,不图工钱的。
但是沈德俭却一定要这样,穆氏和竹儿菊儿也都说该如此,他们本就是沈家收留的,并不是沈家买的,怎么能白白使唤人家却不给工钱呢?
见大家执意如此,董奶奶等几人也就只好满怀感恩的接受了!
老太太这边儿答兑完了,沈德俭马上投入到了火热的建设中去,跟往年一样,大张旗鼓的召集工人,盖房子的盖房子,开荒的开荒,种地的种地,把七松镇上的青壮年劳力差不多都给雇去了。
这边轰轰烈烈的搞生产,吉州那边儿也没闲着,淳于珟接受了沈若兰的建议,让吉州的三十万大军也开荒种地,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开始的时候,沈若兰向他提出这个建议时淳于珟还不答应呢,因为古往今来,从来没听说过有哪个国家的军队是一边练兵一边种地的,但是沈若兰给他讲了中国近代史,讲到主席他老人家带着军队在延安自给自足,并且最终打下了江山的时候,终于把那个顽固不化的老古董给说动了,这才有了现在三十万大军轰轰烈烈搞生产的活动!
吉州挨着卧龙山,卧龙山绵延八百里,要是把能种的地都种了的话,吉州这三十万大军不但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存下不少粮食呢,这些省下来的钱粮和军需物资攒起来的话,可是很大的一笔,要是赶上饥荒的年头,能就不少人的命呢!
吉州这边除了开荒种地,还在继续生产玻璃,如今玻璃已经风靡了整个楚国,楚国的百姓,无论是豪商巨贾还是小门小户,家家都以能安上玻璃为荣。
因为玻璃这东西确实是好,不光透亮挡风,还能世世代代的用,只要不打破它,就能传世下去,这样一来的话,就算造价比高丽纸高上百倍,也是非常划算的。
玻璃的成本低,售价高,已经为淳于珟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了,淳于珟已经富可敌国了,不过,光有银子还不行,除了银子还得有粮食,都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嘛!
所以,淳于珟才接纳了沈若兰的建议,开始搞农业生产了!
三十万大军,分布在山上,除草的除草,翻地的翻地,一个个都干得热火朝天的,不过却没一个人抱怨的,因为这活儿都不是白干的,淳于珟已经用卖玻璃的钱给了他们奖励,干得越多的,奖励的就越多,当兵的都没啥钱,这会子好容易能有个挣钱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