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穆皇后因为徐家小子和自家小辈打架一事而宣自己进宫说话,董尚书先是一懵,随即就暗道不好,知道事情坏了。
他瞄了一眼据说是穆皇后亲自指派的太医,就知道自己家中发生的这点破事,怕是已经传进穆皇后的耳朵里了。
想到这个可能,董尚书只觉得本就有些疼的头更是疼上了几分。
只是不管他心中有多烦,头有多疼,穆皇后的宣召他还是不敢不应的,只赶得及匆匆交代了几句,简单地了解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吩咐暂且将今天参与打架的人全都压下去关起来之后,便重新换上官服进宫了。
作为董府主心骨的他这么一走,偏听中起先还比较淡定的人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儿,顿时显得有些躁动不安了起来。
因着董尚书官位稳固的原因,董家在京城中也颇有些分量,但这些分量还不足以让董家一手遮天的地步。
相反,正因为董尚书位高权重,在某些方面董家的人更是不敢太过张扬,就怕一个不小心让政敌抓住把柄肆意攻讦。
奈何董家实在是人口众多,加之因为董府兴盛,前来攀附的亲戚也不少,就算平日董尚书多加约束,也难免有疏漏之处。
这不,与徐文峰大打出手的那几个人,就是董家严防死守下的漏网之鱼。
董大老爷今日出门访友,出事的时候正巧不在家中,等到他接到消息赶回府中时,董尚书都已经进宫好一会儿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西院那些小子怎么和徐家的人闹起来了?”董大老爷恢复之后就火急火燎地去看了大儿子的伤势,见到大儿子在太医的诊治之下已经醒了过来,心头稍稍放松之后,就忍不住追问了起来。
“还能是怎么一回事儿,徐家的人一向霸道,定然是他们挑事儿再先,然后又恶人先告状!”董夫人坐在床沿,看着头上包着纱布,好不容易才醒过来的儿子后怕不已。
“你闭嘴!”董大老爷的瞪了董夫人一眼,怒道,“徐家的人是霸道,可他们从来不做没道理的霸道,既然他们连皇后娘娘都惊动了,定然是有依仗的。我看多半不是徐家的人挑事儿,而是西院的小子先挑事才对!”
不得不说,尽管董夫人和董苏皖都是没什么脑子,颇有点不分青红皂白的人,但董大老爷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压根就不相信董夫人因为迁怒而说出的话。
董夫人被丈夫一通吼,也不敢出言反驳,默默地咽下了其他还未说出口的话,只拿着帕子断断续续地抽泣了起来。
董大爷颇为无奈地看了一眼抽泣中的董夫人,纵然对董夫人张口胡来的那些话有些不赞同,却因为对方是自己的母亲而不好开口斥责,只得白着一张脸,带着几分虚弱地道:“听徐家的那些人说,事情应该是西院的弟弟们先挑起的,至于起因……是似乎是因为徐二老爷连升sān_jí,做了信阳府同知一事。”
说罢,董大爷又将自己之前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重点突出了确实是西院的那些少爷挑事在先,才引得徐文峰出手反击的。
董大老爷也在朝中为官,虽说官职比不上董尚书,但在朝中也是有几分分量的,听到董大爷这么一解释,脑子一转,当即就将事情想了个明白。
这事情追根究底起来,多半还真是因为他们董家中有人眼红徐二老爷连升sān_jí,做了信阳府同知,才弄出的破事儿!
他们董家几代下来人丁新旺,家中子孙不管嫡支还是旁支多有出息。
当初原来的张同知,如今的张县令出事之时,董家有位颇有出息的旁支便瞄上了信阳府同知之位。
为此,那位旁支还曾特意求到董府中来过,希望能够得到董尚书的支持和帮助。
信阳府被徐大老爷经营了八年,与其不和的董尚书早就想要在那边安插个自己人,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而已,如今好不容易逮住了空隙,哪有不应的道理?
因此,虽未一口答应上门求助的旁支,却也将此事放在了心上,只等着张同知一事有了定论,就出手将信阳府的同知之位给拿下。
谁知还不等董尚书出手,圣上便定了张同知的罪过不说,还直接将徐二老爷连升sān_jí,顶了张同知原来的位置。
这下可好,徐二老爷横空一出,董家的那位旁支的愿望便落了个空,之前的那些功夫全都白费了。
这次出面挑事儿,与徐文峰大打出手的人中,其中有一位便是董府这位旁支的儿子。
自己老爹的升官之路被徐文峰的爹给抢了,他心中自然是不服的,看到徐文峰那张喜气洋洋的脸就想到自家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儿,一时没能忍住,这才引起了今日的祸事儿。
这不清楚还好,一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给理了出来,董大老爷那是气得直想骂娘。
特别是得知徐文峰的右手经太医诊断,似乎是被他们家的人给打出了毛病之后,心里更是焦躁得厉害,直觉这次的破事没法善了了。
董大老爷反分析了一下,觉得整件事情自家这边都站不住理,稍稍一琢磨,当机立断道:“快,把西院那些闯祸的家伙给我带出来,我得领人去徐府赔礼道歉去!”
“老爷,你疯了?公公都还没从宫里回来,事情到底怎样也还没个定论,你这么急急忙忙地去徐府赔礼道歉,咱们董家以后在徐家人的面前都要抬不起头来了!”董夫人一听,连抽泣都顾不上了,拿下捂着脸